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李杰:大数据时代中的制造业转型与工业4.0趋势

张淑丽 王芳芳 先进制造业 2022-04-11

先进制造业 公众号:amdaily 为您提供制造业领域的参考消息

-------------------------------------------

  大数据时代,关键还是人

  “聪明的公司已经进入到避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阶段,更聪明的公司已经进入到在看不到的问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最后吃掉这个市场。”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李杰在2014中国(绵阳)国际先进制造业大会上如是说。

  李杰所讲的问题围绕大数据展开,探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工业4.0趋势发展。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基本问题就在于思想的转换以及人才的培养。

  中国的竞争力的提高最主要是创新性与结构性的调整,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很好的。李杰介绍说,一个先进创新型国家需要3000到5000个工程师,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增加工程师的数量。如果一个工厂里面工人数量居多,说明你好是在做工,如果技术人员居多说明你在做产品,如果工程师居多,说明企业做得更加高端化。

  谈到德国工业4.0时代的概念,李杰形象生动用四川火锅比喻:“就好比麻和辣简单的放在一起并不是麻辣,工业4.0也不是单纯的工业化+信息化。”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用户,了解产品背后看不到的规律才是重点。他分析说一个竞争点就像煎蛋竞争,蛋黄是看得到的产品,蛋白是客户的价值空间,看不到但要去体验它,要从顾客的痛苦去找,而不是从需求去找,而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今天整个制造业格局的改变,比如说蛋黄是苹果手机,蛋白就是看不到的APP。

  李杰介绍了大数据6C系统。即Connection物联网、Cloud云计算、Cyber虚拟网络、Content信息的内容及意义、Community社群、Customization分享;制造业6M系统,即Material材料、machine设备、Method工艺、Measurement量测、Maintenance 维护、Model智能化建模,未来是数据建模,有了数据即使是不完全了解设备,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

  大数据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库的获取和分析;二是数据的模拟优化及决策分析;三是数据的预测分析。工业大数据的分析和目的是从制造系统中利用传感器及数据找出隐性的操作问题及未知的变异。要虚拟网络与实体结合,实体世界和虚拟空间是对称的,实体设备中间加传感器之后产生了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分析设备的变化点在哪里,将变化点组合起来用于管理、备份。数据来源是传感器,主要的属性是精密性,主要的技术是智能传感器。未来工厂只有产品跟信息,产品在实端,信息在虚端,虚端比实端有意义。云计算可进行设备健康的监控,一个云可以检测到很多设备,一块钱就可以诊断一个轴承,不需要一个25年的专家,这样时空就缩短了。

  未来大数据最大的目的就是没有数据,现在要了解传感器,了解装备,了解之后就不需要再收集数据了,直接简化掉,现在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一直上线,一直监控。

  工业4.0是6C+6M,还是6C×6M?6M是核心制造,6C要找出中国制造的弱点:一是基础零件做不出来;二是物联网最重要的传感器问题;三是软件问题;四是制造产品所产生了污染、危险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中国要进入4.0的最高层阶段,数据来源是各方面的。中国有高铁的数据、机床的数据、生产线的数据等各方面数据,如果不能分析这些数据那我们就损失了一个最大的市场。现在美国缺乏19万的大数据工程师,中国缺乏190万,但中国高校教育都没有变,到底谁来训练190万的大数据工程师?不知道。

  其实大数据一直都存在,早就成熟了,只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掌握运用它。大数据不是简单的网络加传感器,真正关键的还是在于人。

  工业4.0,德国向前,中国向后

  中国与德国达成工业4.0共识,其实也要注意一个问题:未必一切新的东西就是好的。大数据分析基于客户,而德国最大的客户群在中国,德国制造业的数据要从中国市场来获取,而中国缺乏的是人才,一个中国工厂多的是工人,技术很少,工程师更少,而德国工程师就很多。所以说德国提供技术,中国提供数据,这样的战略合作才是正确的方向。

  而具体到发展方向,还是要根据各自国情,单独实施。德国是工业强国,零件、机床等都发展的非常扎实,而中国很多时候是看到别国有什么就想要自己也做,但是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上却并没有真正实现全面的提升。中国一些企业是在代工,感觉一下从2.0跃升4.0,中间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工业过程,而核心技术的掌控存在断层。因此,中国企业应回到过去,回到产业的初级阶段,寻找自身的不足,将过去跃过的阶段进行补课,脚踏实地稳步前进。4.0时代,德国寻求的是技术的提升,而中国则应该利用这个契机,借鉴甚至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寻求技术的突破。

  中国企业转型,创新制度先行

  谈到中国企业的转型,李杰认为,目前中国很多工厂挣到了钱,想转型,但是口袋是满的,头脑思想还没有转换过来。

  企业转型需要思想上的转变,同时也要完善相关制度。在中国早期,OEM企业是必要的需求,现在则是选择式的工作,需要人才、设计。设计是很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很重要。所以,要实现中国创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制定创新的法规,在没有完善的法规之前,中国自主创新永远是口号。因为知识产权不保护,就没有创新的积极性,创新的就无法体现。没有苹果就没有小米,没有亚马逊就不会有阿里巴巴,中国很多好的东西,都是“借”过来的。德国4.0是向前走,中国4.0应该向后走,回到过去做不好的地方,重新学习。工业4.0,现在是看着别人的,自己也想做,但是不实际的。

  最后李杰总结说,工业4.0是一种思维一种观念,工业4.0是方向而不是目的。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企业要重新思考价值定位与未来转型方向。

-------------------------------------------

感谢您关注amdaily,amdaily微信平台由“先进制造业”全媒体运营。旗下《先进制造业》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于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政策推动、权威解读、技术导向、信息服务、产业支撑的专业杂志。致力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搭建体系性服务平台,深入服务于制造业政、产、学、研、用的交互式可持续发展。欢迎订阅与投稿,详情请戳下方图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